我们采访过的摄影师不少,说到拿起相机的原因无外乎受家人朋友影响啦,从小就对摄影感兴趣之类。刘万明不一样,他是出于经济的角度考虑,我们劝他换个说法,高大上一点的。他说没有别的理由,就是想节约钱,真是个实诚人啊!
07年刘万明考上北京的大学,到了首都自然是要到各个名场地打卡。第一站就是天安门,到天安门得留个影吧,请人拍5块钱一张不便宜啊。刘万明算起了小账,今后还要去长城、故宫、颐和园那么多地方,还不如买部相机自己拍。嗯,很可以,果然是理科生的思维还不乏经济头脑,难怪后来还做了好几年的财经编辑。
有了相机顺理成章加入了学校的校报团队,当起了摄影记者。这段时间刘万明有机会接触到各种摄影器材,也获得许多正式的拍摄机会。加上本身又是个爱专研的个性,摄影技术快速提升。
毕业后刘万明留在北京当了4年的“北漂”,15年回到重庆,打算做些自己感兴趣的项目。先是尝试做VR全景,做了几个月发现做不下去了,实用主义性格的boy表示绝不硬扛。及时止损后刘万明打算在摄影行业的细分市场里找机会,认真分析了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,他决定做延时摄影,制作以重庆为主题的素材。
延时摄影就是把时间压缩,把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发生的事情在短时间里呈现。一般运用在天文、生物等科学领域,以及城市建设和变化等等。重庆就有很多非常适合做延时摄影的题材。轻轨穿楼、两江游轮、渝中半岛,这些特殊地形条件造就的特别风景用延时的方式来呈现格外契合。
重庆城市的夜景是刘万明眼中最美的素材,两江四岸高低错落的地形和建筑,灯火一起,立体光影带来的震撼效果真的不是言语能形容。去年刘万明就专门拍摄一支小短片,名为《夜景之城》,展现的就是重庆夜景的名场面。从黄昏太阳下山,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,刘万明用延时摄影记录下最精华的蓝调时间,重庆夜景最美的一面。
相比2017年的作品《山之城》,《夜景之城》看起来似乎更加清晰细腻,刘万明说这是因为拍摄设备标准从4k升级到了8k。简单来说,4k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超高清电视的画质,8k的精度则是4k的16倍。8k的作品可以放大到任何大小的屏幕也不会失真,同时还能呈现更多的细节,色彩也会更协调。站在江对岸拍摄的WFC,也能清晰看到楼体上的文字。
为了让《山之城》有一个气势磅礴的开头,刘万明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拍遍了重庆的大场景。有一天,城里的能见度有30多公里,这是非常难得的,平时一般只有6-8公里。虽然是阴天,刘万明还是背着器材上了南山。拍着拍着起雾了,巧合的是,云层却散开了,阳光一缕缕逆着照在雾气上,真有一种云开雾散好戏即将开场的感觉。刘万明说,他当时第一反应就是片头有了。拍延时的最难预料的就是天气的变化,但往往也是这些不确定因素会带来奇迹般的景象。这也是拍摄延时的魅力,在等待中收获神奇。
刘万明现在拍摄关于三峡的作品,延时镜头中的三峡会是怎样一番恢宏大气和隽秀旖旎呢?一起期待刘万明的三峡吧。
延时摄影师,航拍飞手,“行千里致广大”重庆城市形象广告片、重庆城市形象宣传片(2018)供稿人。延时作品:《无夜景不重庆》、《你好,四姑娘》、作品《山之城.重庆》短片荣获微视频大赛一等奖。